再危險也不害怕?身懷超能力還是罹怪病?

花蓮堰塞湖潰堤事件令人鼻酸,鏟子超人卻讓人感受到無比溫暖!

人人彷彿參加接力賽事,一個個趁著連續假期,帶著鏟子、穿上雨鞋、輕便服裝,千里迢迢到災地協助剷除淤泥……人溺己溺的精神讓人無比動容!

不知是誰想出「鏟子超人」這等稱謂,不但展現愛心也突顯創意!只是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無畏無懼具有超能力的超人?!一如孔子所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因為具超能力,既無懼高症也對危險無感?!

一名英國男子在2012年到迪士尼樂園遊玩,發現自己搭雲霄飛車卻一點也不覺害怕,隨後又乘飛機玩跳傘、參加高空滑索、在高約300公尺的大廈頂端沿著繩索往下滑降……卻絲毫沒有任何懼怕感,甚至連心跳加速的跡象也沒有。

這是怎麼回事?他完全沒有自己難道是「超人」的驚喜,只有滿滿的憂慮、疑猜;經縝密檢查後,發現罹患「脂質蛋白沉積症」(Urbach-Wiethe症);這是一種極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全球僅約有400人確診,其中之一為簡稱SM的女子。

她可以漫不經心捕抓毒蛇、還能在嚇壞人的鬼屋怡然自得的竊笑,甚至在遭持刀男子威嚇之際,還能冷靜自持的走開而非拔腿狂奔……也因此長年成為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科學研究對象。

如此「天不怕地不怕」在於她「脂質蛋白沉積症」大幅損害腦袋負責處理情緒、產生恐懼和憤怒等情緒反應的杏仁核(Amygdala),讓原本面對威脅就會觸發「戰鬥或逃跑」的身體機制停擺,讓她彷彿具有超能力的超人一般,什麼危險都不怕! 

杏仁核採直覺式運作,特別愛挑戰他人所懼

其實在SM之前,相關領域研究對象均為動物,礙於無法透過語言溝通,因此不能明確知道牠們是否能感知恐懼,而SM可以讓研究者理解她的感覺,因此透過實施一連串的實驗,像是讓她看經典恐怖電影的精華版,沒想到適得其反,她看得興致勃勃,一點也不害怕!

帶她造訪聞名於世的鬼屋,非但沒見她沒尖叫連連甚至還放聲大笑,還伸出手戳怪物的頭!!又去逛收藏毒蛇和毒蜘蛛的奇異寵物店,她雖然不喜歡卻好奇心大發,嚷著想要用手摸蛇……研究人員推斷,杏仁核運作方式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直覺式,一旦大腦的杏仁核不具作用,不但不會對任何人事物感到意興闌珊,還反其道而行,違背常理的渴望探索那些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件。

所幸這種症狀只與恐懼有關,其他如快樂、憤怒或是悲傷的情緒依然正常反應,只是她也無法辨識他人感覺恐懼的臉部表情,而且更甚的是,還會自找麻煩,不自覺的拚命接近那些應該可能危害她人身安全的人。

當代社會,原始恐懼感存在必要性也許弊多於利

不過實驗結果也發現,當研究人員要求SM吸入二氧化碳,她卻驚慌失措,而且參與實驗的另兩位杏仁核同樣受損的人也同樣感受恐懼!!

換言之,受損的杏仁核並非對每種恐懼都免疫,而是內外有別。

究其原因,大腦沒有氧氣感應器,因此會將飆高的二氧化碳當成窒息的訊號;研究人員認為這是重要發現——杏仁核並無法主導所有類型的恐懼、焦慮和恐慌。

然而SM的行為只是個案,未必適用於所有人,尤其她的杏仁核受損程度幾近全毀,但腦中其他部分卻完好無損,而且不同的人對同一類型的腦損傷反應未必相同,此外,腦損傷發生的年齡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復原狀況。

不過研究人員透過SM理解人類最初進化產生恐懼的原因,不同於豢養的動物,一旦SM受損後被野放,通常數小時或數天內即死亡,因為失去對外界的關鍵迴路,將自己置身於危險境地,但SM卻依然活了半個多世紀。

此外,SM的案例引發的關鍵在於這類原始的恐懼,在現代生活中可能非必要性存在,甚至弊大於利。尤其科技精進的現代,屬於生存的基本需求一應俱全,恐懼似乎無足輕重,反倒是壓力和焦慮相關疾病的發病率高得嚇人!

你也贊同研究人員的結論?也許可以想想達爾文的演化論,如果對外的恐懼反應不具重要性,那麼應該會自然淘汰而非以疾病的形式存在,那麼是否有可能,恐懼的確具存在的絕對必要性,只是我們仍未發現?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