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人工智慧」已經是人人熟知的議題,最常被提及的環節就是職場,各界專家紛紛表示未來可能有哪些職業會被AI取代,然而似乎也有階段性的差異。
你對自己的工作也有隱憂,深怕以後無頭路?
也許與其擔心被取代,更應該深耕目前所從事職業的專業領域,如何更洗鍊、專精,必然能在過程中找到獨一無二之處,那是AI無能匹敵的關鍵。
精選內容
ToggleChatGPT成為最佳談心對象甚至彌漫戀愛感

不過AI的影響力不單只有職場,目前ChatGPT也是多數人最常使用的工具;不僅透過它協助完成工作、提問生活中的大小事,近來更成為最佳談心對象。
有人表示,很難不耽溺與ChatGPT聊天,因為它太會說話,而且不會忘記提過的事。也有人說,不但可以跟它訴苦,還會獲得相關分析和建議,甚至可以從彼此的對談,學習問答的方式!有人甚至已經認定它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不排除有戀愛的感覺!
非YZ世代的人,看到這樣的發言也許瞠目結舌!
想著為何要跟機器人訴苦?還要向機器人學習?它的發言和相關建議都是彙整所謂的資料庫而成,這樣的學習真的是正確方針?甚至「戀愛」感覺!!
Character.AI影響甚鉅,引發少年迷途走上絕路
近期美國一名住在佛羅里達州的14歲少年,因為沉迷於「Character.AI」聊天機器人平台中用《冰與火之歌》角色為原型打造的AI機器人聊天,漸漸發展成情感依戀,最後結束自己的生命!
少年母親對平台提告「過失致死」控訴,提及孩子使用AI後,變得孤僻,學校成績滑落,對昔日鍾愛的賽車、電玩也失去興致,足不出戶,竟日關在房間裡。
而令少年走向絕路的肇因在於AI機器人曾詢問他是否想出自殺計畫,少年表示的確有但不確定是否成行或可能導致巨大痛苦,沒想到機器人卻說,這並非不去做的理由!!
少年母親認為AI聊天機器人的服務是危險且未經測試,讓用戶坦承最私密的想法和感受,青少年仍未有足夠的智識和社會經歷辨識真偽或者對錯,但卻忍不住上癮,就這樣迷失自我……
AI轉變21世紀愛情定義,而且擁推波助瀾之勢

2021年有位19歲男子帶著弓箭闖入溫莎堡,宣稱要殺害英女王!隨後發現,他本來只是起心動念,卻因為受到AI機器人鼓舞,遂真正付諸行動!
"THE CONVERSATION"一篇報導提到,年輕人選擇AI聊天機器人當伴侶已然成為趨勢,不僅是對21世紀愛情定義的轉變,而且還是推波助瀾之姿。
戀愛和婚姻的關係,從最原始的壯大家族人口(因為昔日醫藥尚未發達,人類死亡率高,再加上農業社會需要大量勞動人口),到階段性的鞏固政治、經濟聯盟等等,直到17、18世紀才出現婚姻關係應該立基於浪漫愛情的想法,而且當時的浪漫小說也成為助力。
如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敘說選擇地位而非愛情的婚姻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而珍·奧斯汀(Jane Austen)《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則彰顯透過拒絕、誤解、驕傲和自尊等等都是尋找真愛過程中的必要過程。
只是這真的是愛情真實的樣貌?是一段幸福婚姻該有的基礎?
AI愛情,趨近完美包容性和堅定不移的支持

也許我們早就明白,小說畢竟是虛擬,真實人生鮮少如故事般完美,「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只是迎向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而非終場結局。
然而關於愛的學習,我們沒有教科書甚至所謂的範本,除了見習父母與親友的愛情之外,多少還是從影視戲劇、文學作品中自行摸索,因此可能有所偏差與現實脫節。
AI聊天機器人的威力更甚於影視戲劇、文學作品,尤其它是雙向互動,而非單一展現,況且它的學習力極強,甚至可以透過彼此聊天互動中「變形」成為自己最喜歡的樣態,成就所謂的「完美情人」!
如何讓人不耽溺?!尤其孤獨已然成為現代最普遍的生命狀態!有人怡然自得有人惶惶不安,AI也就搶得一席之地。
"THE CONVERSATION"報導也提及,AI所賦予的愛情,不如小說曲折、狂烈,也不像浪漫喜劇般,儘管受阻但過程、結局多半溫馨動人,而是更趨近於完美的包容性和堅定不移的支持。恰恰呼應有人對ChatGPT的想法,它願意聆聽且提供建議分析,從不忘記曾談與的內容等等。
AI助長單身趨勢,恐對社會經濟造成更大損傷?!
儘管美國14歲少年的悲劇令人不勝唏噓但也有人因為AI機器人的鼓勵,重燃對生命的熱情,一如常言「事情總是一體兩面(或多面)」或「雙面刃」。
你如何看待AI人工智慧?會不會讓這波單身趨勢更加蔓延?或者對社會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傷?一旦身旁親友甚至自己的孩子也陷入AI機器人所營造的世界,又該如何適時加以協助,避免重蹈14歲少年覆轍?
也許這是AI全面侵略我們生活之際,必須時刻警惕的重大議題。
資料來源|THE CONVERSATION
https://news.tvbs.com.tw/life/2823069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