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舉世聞名」形容台灣手搖飲料是否太過浮誇?也許有那麼一點點,然而珍珠奶茶一度飆高的熱潮,的確讓它成為台灣國際形象之一。
不過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喝手搖飲?根據最新一項統計數據發現,一年喝了近107,504萬杯(以財政部統計「手搖飲店業」2023年銷售額/每杯飲料$50計算)!
你也是手搖飲一族?是否計算過自己喝了多少杯?也許不用一年,光是今年夏天應該也有50杯,有嗎?喝時加糖嗎?或者為了健康盡量選擇微糖或少糖?
氣溫12-30度間,溫度升高1度糖量增0.7克
美國最新一項統計研究發現,氣溫升高,糖消費量也跟著變大。研究人員並非刻意以此主題做研究而是因為關注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農作物產量或食物營養成分所衍生。
科學家基於氣溫上升如何影響食物消費的前提,進而決定專注研究糖,因為美國糖消耗量過度已是重大問題,再加上糖的攝取量也對糖尿病、心臟病、某些癌症造成影響。
研究數據來自2004-2019年間,美國各地家庭食品雜貨購買清單,根據購買數量為消費指標,結果發現氣候溫度如在攝氏12度以下,消費量變化不大,幾乎停滯,但如果溫度介於12-30度之間,每升高1度,消費量就增加0.7公克,不過詭異的是,一旦超過30度,消費量卻反而下滑。
極端高溫易抑制食欲,英徵糖稅避免食用過量
科學家認為可能與極端高溫通常會抑制食欲所致,而且糖類的攝取來源主要來自加糖飲料,如蘇打水、果汁等等飲品。此外也發現,收入與教育程度高低也影響糖的攝取量;相較於低收入、教育程度低的族群,收入與教育程度高者的糖類攝取量幾乎不受氣溫高低影響!
分析可能原因,也許因為高收入者較容易獲得可直接飲用的自來水、而且工作性質以室內居多,不太常需要因為流汗而補充水分,再者可能更有健康意識,清楚知道攝取過多糖對身體無益。
此外這並非單一研究結論,英國也在意糖攝取量恐對國人健康造成影響,因而透過徵收糖稅避免人們食用過量;一般汽水和低熱量汽水價格差距甚大。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每人糖攝取量應該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如以每天每人熱量控制為2,000大卡,那麼最高只能攝取200大卡約50公克左右!
含糖飲料每年讓33萬人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亡
你是否超額?其實糖存在所有食物內,飲料當然也是,而且CNN近期一則報導也指出最新研究發現,含糖飲料對死亡率也造成影響。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提及含糖飲料每年使得33萬以上的人因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離世。
研究同時調查受糖飲料影響最大的族群為城市區高等教育的男性!這……倒是頗出人意料之外,因為印象中多數愛吃甜食以女性居多,是否原因是因為飲料?與是否含糖無關。
不過同樣是糖,含糖飲料危害健康的影響力卻更大,原因在於它是「空熱量」,換言之就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熱量卻是速效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在進入血液後迅速升高血糖!
而且這類液態糖不同於固體食物中的脂肪、纖維和蛋白質,較難產生飽足感,因此往往會吃得更多,使得飲食失調、不知不覺攝取更多卡路里。
那麼如果透過代糖取代糖?科學家表示可能會好一些,然而長期食用依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即便是低熱量的含糖飲料也會增加2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蔡康永:不過分攝取糖,吃甜點是對生命的抗議
想要保有健康,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改喝不加糖的飲料,如蘇打水、無糖咖啡或茶,甚至就是喝白開水,而且每天喝足量的水也能控制血糖、血壓、體溫甚至消化。
其實不單單只是飲料含不含糖的問題,而是糖本身總是讓人感覺愉悅!知名主持人、暢銷作家蔡康永就曾表示,有份研究報告指出少喝多少酒就能多活15分鐘,但愛小酌的朋友卻道,如果不喝,為何要多活15分鐘?
他以此強調,舉凡不該做的事總是讓人快樂!被醫生下限糖令的他,認同不該過分攝取糖,但吃甜點就是他對生命的抗議!
這也是一種生活哲學;快樂也能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不吃糖令人痛苦,那麼在吃糖的快樂與不可吃糖的痛苦,究竟哪個對健康的殺傷力較大?也許有朝一日科學家也能以此做出相關研究,提供數據加以佐證。然而也許真應了蔡康永愛喝酒的朋友所言,如果不能吃糖,為何需要活得更久些?
數據和研究都是一種參考值,而且具科學實證,只是每個人對生活、生命的想法不同,只要符合自己所需即可,但也別忘記將這些科學研究結果放在心上。
節氣已然入秋,天天還是熱得讓人渾身汗,怎能不來杯手搖飲解渴?這次也許試試不加糖看看,可能意外發現,嚐出茶的甘甜滋味。